行業新聞
首頁 > 行業新聞2017年環保政策持續“發威”,木業行業如何應對?
更新時間:[2017/6/11]
如果說2015年是環保政策加壓的起始年,2016年是環保政策的爆發年,那么在2017年,環保政策則會繼續“發威”。特別是對于木業來說,2017年是木業的環保改革年,不少企業被勒令停產整改,整個行業洗牌形勢也進一步加劇,面對如此嚴峻形勢,木業企業該如何應對呢?
2017年,我國環保政策持續“發威”,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將以全面實施《“十三五”生態環境?;す婊肺饗?,推進九大舉措落地生根,即
一、堅決治理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小散亂污企業群;
二、深化和落實生態環保領域改革,推進環保決策落實到位;
三、加強環境法治建設,對偷排偷放、數據造假、屢查屢犯企業依法嚴肅查處;
四、主動應對環境風險,初步建立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
五、加大生態?;ちΧ?,加快劃定并嚴守生態?;ず煜?,指導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14個省市完成劃定任務;
六、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
七、創新決策和管理方式,著力提高環評工作水平;
八、加強科技支撐和基礎能力;
九、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中央到地方 環保政策逐步落實
對于木業而言,環保政策趨嚴的表現還不僅僅是如此,從2016年12月1日《人造板甲醛釋放限量》團體標準正式實施開始,便昭示著2017年會是木業行業的環保改革年。果不其然,2017年,在中央督察效應的帶動下,24個省份相繼出臺省級環境?;ざ講櫸槳?,壓實了地方各級政府的環保責任,對于環境問題突出的地方,環保部還將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和“回頭看”。
淘汰或轉型 木業企業何去何從
面對日趨嚴峻的環保形勢,木業行業中不僅有在環保風潮中被“淘汰”的“小散亂污”企業,也有在環保風暴來臨之際便著手轉型升級的頗有遠見的企業。比如廣西豐林集團,在2017年3月便募集資金用于新西蘭卡韋勞年產60萬立方米刨花板生產線建設項目,預備形成年產170萬立方米的人造板產銷規模以改變過去人造板散、弱、小的格局;又如山東菏澤茂盛木業在2017年4月6日首板成功下線,宣告該公司30萬立方米連續平壓均質刨花板項目正式竣工投產,該項目引進了當今國內外最先進的均質刨花板連續壓機生產線和工藝技術,一時間成了人造板生產企業加快環保升級的重要砝碼?;褂斜舊肀閽諢繁7矯娼ㄉ柰甌傅撓胖勢笠?,例如百源板材,精選無毒害、無污染的原材料,貫徹生態環保的健康理念,在產品出廠之前都會經過多道工序抽檢,進行質檢之余還會進行環保檢查,自然在政府環保嚴查下輕松過關。
因此,廣大木業企業要注意了,在高壓環保政策之下,木業企業的生存難度必然是會進一步加大的,若是不想成為被淘汰大軍的一員,木業企業就得擺脫“環保不達標、研發能力弱、產能落后”等毛病,成為自身環保實力強或積極謀求轉型升級的優質企業!
環??剎壞サナ?/span>“標語”,在政策不斷加壓的當下,環保建設工作刻不容緩,轉型升級、環保變革已經成為木業企業的當務之急,中國木業網記者建議,木業企業第一要重視環保建設,徹底知悉當下出臺的所有環保政策,并嚴格遵照政策要求進行生產與排放,保證企業能在環保高壓下安然渡過;第二、需積極謀求轉型升級,從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轉變為集約式的管理模式,從單一的機械化生產轉變成多元化的創新型生產模式,從“小而亂”轉變為“大而強”!如此,木業企業自然可以在環保政策趨嚴、行業洗牌加劇的形勢下存活下來,甚至實現更進一步的發展!